无独有偶,该平台人气主播“小白龙”也多次直播遭遇打架事件。2017年11月底,“小白龙”在湖南张家界直播临近结束,“刚打完广告,突然走过来一大群人,上来就说有事找你说。刚问一句:啥事儿?拳头就直接怼小白龙脖子上了。”随即双方两拨人交手,视频关闭。
网友们的评论显示,虽然打架的真伪和细节均无法考证,但部分户外主播为了吸引眼球,人为制造热点引发争议的情况非常普遍。
更恶劣的是一些没有底线的恶搞,如突然把某个路人用袋子蒙上,突然冲到一个水果摊把水果洒一地,突然把小食摊的烧饼拿起来就扔。从点击量来看,这些恶搞视频还特别受欢迎。
点评
“草根”当“网红”
就必须“出位”?
盘点这些“出位”的主播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是所谓的“草根”。
快手主播“布衣老三”在自我介绍中称:“我个人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乡下人”“我没什么才艺”。而在别人看起来有点傻的“高空跳水”,能给他带来百万级的播放量、数万个点赞和数千评论。
生吃“活物”的“胜哥”则是一位天生残缺的男子,当他一再下拉底线,竟然吸引一批“铁粉”,不但带来经济效益,还打造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在排名靠前的几个直播平台,部分主播才艺堪比明星,吸粉无数,为自己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但另一方面,也有主播为了抢占有限的“前排位置”,不惜“出位”,希望凭借“出位的表演”当“网红”。
而对于这群“不作不死”的主播,虽然短期内会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将面对的必然是一个“大坑”:担心受众的厌倦,担心别人的模仿,他们只能一次次地加码。高空跳水越跳越高,恶趣味越来越低级……随着监管的加强和行业的规范,等待他们的或许就是越来越严的审查封号,抑或是“吴咏宁式”悲剧。
“等到哪天你停止更新视频了,我就懂了”。一位叫光剑的网友在“拖鞋华仔”的直播留言中称。而一个“小落”的网友则说:“我希望官方能封号救他一命”。
众多平台以“美女”为“卖点”
涉黄直播 不断改头换面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了直播软件下载量排行榜(安卓系统)前50位,除了个别游戏类和体育类,绝大部分都是以美女直播为“卖点”。而在羊城晚报记者一个多月的暗访中发现,这些“美女直播”平台上的暧昧现象相当普遍。
1月9日凌晨1时许,一场“深夜真人秀”正式开播。主播“兔兔”在直播中将衣服脱到只剩内衣,并做出各种挑逗姿势等,直播持续了20分钟左右。
除了“真人秀”,主播们交易最多的是“小视频”,在直播平台购买50元左右的“礼物”即可换取多个涉黄视频。
在监管日趋严厉的当下,他们是如何聚集人气的呢?据悉,每一位看秀者在直播平台购买了一百多元的“礼物”后,会被女主播加到一个QQ群中,再到群中看直播。
按照相关规定,所有直播间必须24小时配备管理员对直播间的言行进行监督,但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在多个直播平台上,羊城晚报记者并未发现管理员的身影,如“梦想直播”平台,对于一些女主播近乎赤裸的“招揽生意”行为,并没有受到管理员制止或者警告。
“美女主播”们的造型都比较“清凉”,不时有主播“不经意”间走光,引来粉丝们一片叫好,并狂送“礼物”。
随着相关部门对直播平台的管控加强,一些大的直播平台的涉黄控制力度也不断加大,“一经发现或被举报,立即封号”,但涉黄直播问题总是不停变换“面孔”,卷土再来。
链接
广东打击新型网络诈骗案
以APP交友为幌子 诈骗超10亿元
广东省公安厅1月7日下午通报,在公安部协调指挥下,该厅近日组织珠海、汕头、东莞等11个地市公安机关在全国13个省区市同步开展“安网20号”打击手机APP新型网络诈骗专案收网行动,打掉涉案公司21家,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冻结涉案金额1亿余元,缴获服务器400余台,扣押电脑、手机、账本等涉案物品一批。
专案组经侦查发现,“某城求偶”“某派交友”“某会么”“某约爱”“某城密撩”“某缘”等多款交友APP以交友、求偶为幌子,利用隐晦的宣传用语吸引男性用户安装注册,之后以引诱用户充值会员可享有“特权”的手法实施诈骗。“某咻影院”“某动影院”“某涩快播”“某乐影院”等疑似色情APP以播放色情视频为诱饵,吸引用户下载安装,进而引诱用户充值不断升级会员等级观看更多影片的手法实施诈骗。
相关网络诈骗团伙均为公司化运作,涉案总金额超过10亿元。
规范
平台都符合监管、规范直播行为?YY直播:
近300名“审片人” 24小时轮流审核
直播平台有哪些规范?对主播有哪些要求?如何监管违规行为?对违规用户如何惩罚?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国内最大的直播平台“YY直播”。
羊城晚报:对直播发布者(即“主播”)有哪些方面的要求?他们与贵公司是否签订服务协议?对其着装、语言、行为是否有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