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8月启动建设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汇聚了高校和科研机构60余家,集聚诺奖获得者和院士工作站19家,人才净流入率达24.56%,成为全省密度最高、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人才高地。
围绕建设“互联网+”科技创新高地,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三方合作共建之江实验室,人才团队达1100人,获批22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项目总经费超过10亿元。
做精产业平台——
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动态调整省级重点人才计划引进支持结构,提高重点产业人才入选比例,让更多人才在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磅礴浪潮中创新创造、成长成才。
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业宜居宜学宜游”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作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杭州未来科技城自2011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集聚海外人才为中心,探索“热带雨林式”人才环境,着力打造集聚海外人才的标志性平台。目前,已集聚万家创新企业、千家金融机构、千亿管理资本、百家国家级高新企业、百位领军人才。
2019年,浙江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1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
高标准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新政25条”“行动纲要33条”……近年来,浙江先后出台人才“放活”系列政策,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各类人才“竞自由、显身手”的蓬勃活力。
人才流动突出“盘活”——
搭建“旋转门”。落地实施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办法,鼓励解聘离职创业,并明确5年内可以按照“工作需要、岗位空缺、专业对口”原则重新流动到同行业事业单位,让人才来去更自由。
释放“生产力”。目前,浙江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与所在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兼职,可按照约定取得兼职报酬,不受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大大激发和释放了创新创业活力。
人才激励坚持“用活”——
浙江一方面增基数,不断提高人才待遇;另一方面促改革,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把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发明人、设计人可自主实施专利并获得收益,有力推进了科技成果从“纸”变成“金”,加快产业化进程。
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放宽横向课题经费使用限制。修订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提高奖励标准,增设国际科技合作奖。制定出台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给予基础研究人才充分的探索时间和试错空间。
人才评价注重“激活”——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改革,树立“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的评价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企业创新人才注重提高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上的话语权,学术人才注重发挥专业共同体的同行评议作用,创业人才则注重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
分类实施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医院、学校、科研院所自主评聘,推进企业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市场化评价。全面下放高级职称评聘权,由用人单位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发证书,打破“一评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等问题。
高起点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近年来,浙江着力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引导各类人才面向改革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坚持全省一盘棋——
“人才飞地”让资源共享。发挥杭甬嘉城市综合能级优势,建设浙江人才大厦、浙江创新中心等“创新共同体”,支持各地建设“人才飞地”。落户飞地的高层次人才,在子女入学、购房落户等公共服务方面,可享受“飞入地”同城待遇。
“山海协作”促城乡共融。定期组织发达地区教师和医生团队到山区、海岛开展组团式服务。持续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方式,为乡村教师送培训上门,已累计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1638名。建成161家县域医共体,把基层医疗人才从“单位人”变成“集团人”,近两年全省“县招乡用”医务人员超过3500名。
奋力拥抱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