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多災多難?揭秘那些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2)

  此外,近日一些所謂預測某時某地會發生地震的言論也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看到天空中有地震雲”,又或“誰家的動物出現了異常反應”……事實上,這些所謂的預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即便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已經長足進步,但依然做不到像預報天氣一樣提前預報地震發生。

  “從積極防災的角度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科學合理選址,按抗震設防標准把房子建得結實,尤其是在多震區和地震易發區,還應做好防震減災知識宣傳,這才是科學、務實的做法。”蘇有錦強調。

  降水由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決定 與天體聯系到一起毫無科學依據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因其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也引發網友熱議,並將其歸咎於“異常天象”。

  中科院雲南天文台王建成研究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按照常識,降水的成因更多在於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它有時有規律,有時沒規律,但把持續降雨和洪水災害與太陽系其他行星乃至銀河系聯系到一起,這是毫無科學道理的,稍有物理學常識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縱觀歷史,長江水患頻仍,是由於長江整體呈東西走向,並基本處於同一緯度,若上中下游同步進入汛期,防汛壓力就會劇增。而今年也是這樣的局面,7月4日至10日,雲南、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江西境內鄱陽湖壓力尤巨。

  水利部中國水科院減災中心洪水管理與影響評價研究部主任李娜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998年洪水之后,我國做了幾項大工程,長江防洪能力大幅提升。重點實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程,長江的蓄洪能力有所增加﹔長江干流堤防的加固加高和河道疏浚,行洪能力大大加強﹔長江干支流上修建了很多具有防洪作用的水庫,調蓄洪水的能力顯著提升,最主要的是建成了三峽水利工程,其防洪庫容達到220億立方米。同時,長江流域的洪水監測、預報和防洪聯合調度的覆蓋面、准確度和時效性,與20多年前相比也有了很大提升。

  “如果再發生1998年那樣的大洪水,長江干流的防洪體系完全沒有問題。”李娜表示,但長江東西橫貫非常長,一些支流和上游山洪溝的防洪能力還不高,局部區域發生洪水造成損失的局面還難以避免。(趙漢斌)


(責編:馬曉波、張鑫)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04c7232e1d33dd304030eb5ff194a8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