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黄河流域的突出困难和问题?(2)

做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必须把黄河流域发展的内涵搞清楚,找对路子,不能一说发展,就“捡进筐里都是菜”。黄河流域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同,要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不能都搞成一个模式。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确定了“24字”方针: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据此,总书记对各地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他告诫道,要想一想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承担起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能总想着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好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重点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文化之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之水要奔腾不息,黄河文化的血脉也要永久延续。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又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要将黄河承载的华夏儿女与灾害抗争所蕴含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传承好、弘扬好,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力量源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2bd5a879ae0574a3af411d068d680b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