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的理性爱国者(8)

我们享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福利和便捷,也面对不断汹涌的反对全球化的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世界不是变“平”了吗?远没有这么简单,全球化打破了经济壁垒,但是民族、文化、人心隔阂的壁垒,反倒有强化之势。

此时,我们讨论爱国主义,必然要考虑到全球化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在曾经的人类历史中,国与国之间更像一个黑暗丛林,充满了残酷的掠夺与竞争,那么,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则是利益相互交织,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孑然独立于世界之外,在一系列的利益交织中,很难再有一边倒的博弈,更多的是相互妥协共同发展。作为一个受益于全球化正在崛起国家的爱国者,我们要积极做全球化的维护者。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发展到今天,已全面融入了世界,需要走出去,也必须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更要求我们带着全球思维和共赢意识去看待世界、看待别国、看待自己。增强互联互通,发挥比较优势,畅通全球市场,共谋发展进步,这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繁荣与发展,也符合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利益,这也是一种爱国,只是它不再狭隘的“一国至上”,而是在共赢的思维下,去推进国家的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和人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当代中国人接下了最后冲刺的一棒。

中国梦是在爱国主义语境下提出来的。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展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展览《复兴之路》后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它积蓄了100多年的巨大精神能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将成为我国爱国主义主要的当代形态。

然而,中国的崛起历程注定是充满艰辛的。一个与西方意识形态迥异的巨型大国,以惊人的速度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给原来的领先者和现存秩序带来的压力和刺激可以想见,遭受误解甚至阻击也在所难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伦敦受阻,一个留学生看了BBC的转播后给当时的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写信,表达了他的悲哀、愤怒以及不解。当时,许多中国青年都意识到,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傅莹感慨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日重,国际环境的形势日峻。越是接近山顶,自身发展的坡越陡,外来掣肘的风越狂,我们对当代爱国者的激情和理性寄予了双重期待——我们需要空前的热情推力,也需要加倍的理性导航,形成全民族的统一意志,最终完成国家的和平崛起。

未来30年是复兴大业的关键期,当代青年是历史选择的“强国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寄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中国青年素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与别国不同,每一次中国青年运动都不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从来都是为国家和民族大义而奋争。在现代化的路途中,鲜有国家像中国这样,诸多重要的社会运动均以青年为主体,且均与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紧密相连。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到一二九运动;从争做青年突击手到向困难进军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抗议美国炸馆到护卫奥运火炬到止暴制乱守护香港,中国青年冲锋在前,接续奋斗,叙写了一首首壮丽的青春诗篇。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70399e9b5ef2e4226740c7b1b2cec5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