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 解密王海峰与哈工大的AI渊源

“没想到你们哈工大的技术这么牛!”

作为哈工大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早已习惯了常年家、办公楼、食堂的“三点一线”普通日子,最近突然接收到不少亲朋好友的关怀,着实让我有些不太适应。

一问缘由,原来是靠人工智能“出圈”了。

先是百年校庆的无人机表演惊艳了全网,随后又进入了美国的软件实体清单,“吃瓜群众”才恍然得知,原来哈工大这所偏居边陲的高校,居然在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领域有如此深厚的功底。

哈工大人都知道,我们的计算机专业算是中国的先驱者之一。现在校博物馆里,还留着哈工大研发的中国第一台会下棋的机器人。

但我想说,如果说有什么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值得哈工大人铭记且自豪,归根结底还要数多年来的人才。

此前在一份“AI人才输出贡献”的榜单上,与哈工大一起排进前五的,还有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其中,哈工大是唯一不在一二线城市经济圈的高校,但从哈工大走出的AI人才在产业里,却绝对是一线的。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百度公司CTO王海峰,就是从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AI巨擘。个人认为,要厘清哈工大与人工智能的渊源,王海峰其人,着实是一个值得深度观察的窗口。

所以由我们出版社策划的哈工大建校百年献礼丛书中——《AI已来:让中国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就这样与大家见面了。 

image.png

王海峰与哈工大:中国AI的前因与后果

1989年,王海峰考入了哈工大的“89322班”,89代表89级,3代表计算机系,22则代表硬件二班,自此开始与NLP(自然语言处理)结缘。

30多年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都屈指可数,刚刚走进哈工大校园的少年王海峰,为什么会触碰到NLP这样的人工智能分支学科呢?

原来,当时哈工大是为数不多开始进军人工智能的国内高校之一。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哈工大的俄语教研室就参与了俄汉机器翻译研究。到七八十年代,李生、王开铸等前辈率先展开了翻译系统的研究。

及至王海峰初入学,李生教授带领的团队所研制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CEMT-I,就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技术鉴定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发这一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出口电子仪器设备时翻译厚厚一摞的说明书。

1993年,大四做毕业设计的王海峰,被分配到李生教授的实验室。当时,CEMT系统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而李生教授与课题组在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支持下,正在开展汉英-英汉双向机器翻译研究。

也是在这里,王海峰以机器翻译为媒介,与NLP相遇了。他接到的任务,是对CEMT-III进行优化,整合源代码,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当时在很多人眼中NLP还是镜花水月,但王海峰所接触的第一个项目,就对机器翻译有一个整体化的理解,而且是完全应用性质、真刀真枪直面用户的。这一点对于王海峰后来的学术研究,包括在百度工作,有着莫大的影响。

image.png

今天,哈工大在人工智能领域,既有李生教授这样的学术泰斗,也有刘挺、王晓龙等为代表的年轻专家和人才,成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除了机器翻译,哈工大在中文信息处理、语音处理、模式识别等各个方向上都有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而身在产业界的王海峰与母校的联系,几十年来从未间断。

作为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兼职教授的他,还会在冗杂的企业管理事务之外,亲自指导并审阅学生的论文。据他的学生回忆,王海峰非常细致,改什么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改,英文论文是一个词一个词地改,十分讲究细节,并不是只提一提宏观意见。

担任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的刘挺教授告诉我,王海峰身上有很多非常“哈工大”的地方。比如上一秒还在和大家一起笑闹玩耍,下一秒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了,就能立刻停下手头的事抄起书本奔向图书馆。甚至连他教育孩子,都不忘那句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王海峰与AI的结缘虽然谈不上无心闯入,却是历史选择与个人选择的共同结果。

在本书中,我们采访了哈工大前后四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师生代表,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王海峰,同时,也一斑窥豹,得见哈工大与中国AI勤修不辍、迎头奋进的三十年。 

连接学术与产业:用一本书解答时代命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885cc72012b0bbef73c860fb429070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