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解密文化基因訴說國家記憶

原標題:解密文化基因 訴說國家記憶

  前不久熱播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繼續堅持前兩季“國寶”和“說話”的定位,並且借助於藝術創新和技術進步,讓來自18家博物院館的25件稀世罕見的國寶一一閃亮登場,從不同側面集中展示了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中華文化剛柔相濟、生龍活虎的萬千氣象。

  文物作為一種歷史的惠存,它是過去的結晶。經過時間長河的演變,它如今就像千年的“啞巴”,靜靜地矗立在那裡,把時間的秘密凝固起來,把曾經的鮮活深藏起來,任由今天的人們去觀察、玩味和想象。而對於大多數並不具備完整系統的歷史、考古、文物知識的普通觀眾來說,我們要在這種靜默中理解這些文物的豐厚內涵,實際上並不容易。許多人在博物館裡流連忘返,但往往又會與這些文物的靈魂擦肩而過,留下諸多遺憾。

  《如果國寶會說話》則抓住了這個“沉默”的空白,不僅將珍貴文物呈現在觀眾面前,而且讓它們敞開了心扉,將千年的故事向觀眾娓娓道來。這裡面,既有文物誕生的時代背景、文化氛圍,也有每件文物的誕生故事、流傳經歷以及這些文物所包含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於是,在那冰冷陰暗的磚畫上,我們看到了竹林七賢放浪形骸的精魂﹔在那斑駁陸離的鎏金銅制的龍身上,我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龍騰虎躍的龍馬精神。無論是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還是其藝術價值、工藝價值,都讓人眼前一亮、大開眼界。這些文物價值連城的珍稀性、珍貴性,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過目難忘的文物饕餮盛宴,這應該說是節目最核心的競爭力基礎。

  每件文物的展示時間,雖然隻有短短5分鐘,但卻達到與觀眾對話、讓觀眾傾聽如煙往事、訴說歷史滄桑的效果,引發了觀眾濃厚的好奇心和無限的想象力,許多人也會借此機會去尋找更多的史料、材料,幫助自己更完整地去解讀這些文物所傳達的歷史文化信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國寶會說話》充分利用了數字技術的特點,盡可能地通過特技使用,通過局部放大、通過變焦換軸、通過一幀一幀的加工,甚至通過擬音化的處理,讓這些靜態的文物動態化、場景化了。在《洛神賦圖》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風嘯馬鳴,也能體會到潮漲潮落,還能感受到洛神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我們能看到王羲之的行書筆豪瀟洒自如、行雲流水……這些我們過去隻能通過想象來完成的體驗,如今被電視片用技術直接呈現在我們面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雖然這些特技對文物的“活化”處理,限制了某些觀眾神與物游的想象,但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來說,的確增加了其傳播的大眾性和通俗性。

  文物,是文化的圖譜,也是歷史的鏡像。這25件國寶,大多來自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正是中華民族恢宏大氣、豪情萬丈的時代,也是中國的詩與歌的時代,這些“說話”的文物,實際上也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慷慨悲歌、浩然正氣,既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生機,也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豪邁,那一件件書法、繪畫、器皿、石刻,分明都是氣象渾厚的盛唐之音,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作為文化涵養工程的結晶,《如果國寶會說話》普及的不僅是文物,也是中華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當然,作為一個“百集”的大電視工程,堅持觀念、藝術和傳播的創新既重要也不容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更豐滿的節奏傳達更多有效的細節和信息﹔如何處理好技術活化與文物靜態的審美平衡﹔如何形成一種更加交流性和對話性的修辭和語態從而避免過於抽象和空泛的抒情﹔如何建構5分鐘小結構與25分鐘大結構,乃至全季整體結構的相對統一和有機……這一切,對於《如果國寶會說話》以后的創作,都還是需要在摸索中繼續探究的創作難題。相信我們會繼續看到“國寶”和“說話”這一最根本的定位,在每一季中都不斷深化、不斷完善,一次次喚起觀眾傾聽的渴望。國寶就像跨文化、跨時空的信使,將喚醒更多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國家記憶。

  (作者:尹鴻,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手機人民網人民視頻客戶端下載人民智雲客戶端下載領導留言板客戶端下載人民智作

 

推薦閱讀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a4c1c64bef6c465694b9d9861296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