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三问”的世纪赓续

  ▲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主教学楼前,周恩来总理的塑像静静伫立(10月14日摄)。

▲学生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图书馆内阅读(10月14日摄)。

▲学生们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体育馆内运动(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明浩、刘元旭、李鲲、张建新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

  2019年8月25日,在南开大学新百年首批本科生“入学第一课”上,校长曹雪涛高声发问,4000多名学子铿锵作答。

  这是一场穿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校长张伯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的爱国斗志。

  100年前,曾亲历“国帜三易”屈辱的张伯苓,怀揣“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的梦想,和爱国教育家严修一起创办了私立南开大学。

  100年来,南开用救国、兴国、强国的自觉与担当,不断对“爱国三问”作出郑重回答。

  抗战时期,她因是“反日的基础”而被日寇毁掠化为焦土;被迫南迁,她在祖国西南边陲弦歌不辍,与北大、清华共同组成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西南联大;北归复校,她涅槃重生,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上下求索、革新图强;改革开放后,她紧扣时代脉搏,“知中国,服务中国”;新时代,她加快“双一流”建设,继续书写新篇章……

  百载风雨,沧桑砥砺。这所由一群不服输的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高等学府,走出了心系国家、服务社会的爱国道路,铸就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品格,焕发出充满朝气、面向未来的青春精神,培养出了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郭永怀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与国之栋梁。

  穿越百年时空,质朴厚重的“三问”始终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今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高度赞扬了张伯苓老校长著名的“爱国三问”,指出:“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南开精神;作育英才,传承文明,泱泱学府北辰。

  百年南开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与担当,承载了中国大学的初心与梦想,映照着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富强兴盛的沧桑与辉煌。在10月17日南开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穿越历史,回望来路,可以在“爱国三问”的世纪赓续中,读懂属于中国的“大学气质”。

爱国之魂 弦歌不辍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主教学楼前,周恩来同志的塑像静静伫立。他是南开大学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学号62号。

  诞生于五四运动中的南开大学,是以“育才救国”为初心而创办的私立大学。

  彼时的中国,风雨如晦,内外交困,主要创办人张伯苓曾亲历“国帜三易”之耻。

  1898年7月,英国继日本后强租山东威海,北洋水师通济轮奉命前去办理接收和移交手续。22岁的张伯苓目睹了屈辱一幕:先是日本太阳旗降下,清朝黄龙旗升起,但仅过一日又改悬英国米字旗。

  深受刺激的张伯苓慨叹“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随后离开北洋水师,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百年来,在南开,爱国永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20世纪20年代,日本殖民势力侵入东北。南开大学成立了东北研究会,先后四次组织师生实地考察,并于1931年秋编纂成《东北地理教本》,作为当时南开的“独有教材”。

  “南开是最早发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图谋我国东北野心的学校,也是积极参与抗争的组织。”张伯苓先生的嫡孙张元龙说。

  民族危难时刻,南开师生始终站在爱国救亡运动前线。1934年,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开幕式上,数百名南开学生用紫、白两色小旗组成“勿忘国耻”“收复失地”等字样,让现场的日本驻津总领事气急败坏。

  一次次的爱国抗争,犹如一把把匕首。侵略者对此恨之入骨,叫嚣“南开大学是反日的基础,我们必须毁掉一切反日的基础”,妄图“去其史、灭其魂”。

  1937年7月29日凌晨开始,南开校园遭到日军轮番轰炸和纵火焚烧,只剩“半座思源堂”,成为第一所被日寇毁掠并化为焦土的中国高等学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e85ce85312c10cc6ad3e366fdda098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