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智能拍照”过去只能在笨重的单反相机上实现,而采用了南开大学教授程明明团队研发的“显著性物体检测技术”后,华为手机实现了大光圈拍照。
翻开南开大学的创新“成绩单”,近两年一批具备高显示度、高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争相涌现——
“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子与细胞机制”入选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桥式吊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获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蓖麻油制备航空煤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以1.05亿元作价入股,实现产业化;
“全光纤近红外光谱仪”,解决“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在轨航天器有害气体检测难题;
自主研发的抗脑胶质瘤新药,获10余项国家专利;
“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入选“2018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主持编制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乙炔法氯乙烯合成的无汞催化技术,为根本解决我国氯乙烯行业汞污染、最终实现非汞化提供技术支撑……
大学初心,只在育人。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字校训,开宗明义:要培养既有为“公”之精神,又有为“公”之能力的人。
沉潜务实,是社会对南开学生的评价。
曾有一句俗语在民间流传:入得南开,便可放心。南开一向以治学严谨闻名,曾率先打破中国博士生教育“零淘汰率”的惯例。
现代微分几何之父、数学大师陈省身曾回忆,求学南开时深感学校“以脚踏实地见长”,老师学生“是极为认真的”。
爱国报国不是空话。一批批南开学子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2019年9月,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周恩来同志塑像前,阿斯哈尔·努尔太等8名南开大学入伍学子退役回到母校复学。两年前,同样的地方,他们带着母校嘱托,奔向军营,很快在军营里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50余名南开学子应征入伍。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奔向那里。”阿斯哈尔·努尔太说。
报国之行,薪火相传。
强国之志 生生不息
在南开大学中心花园里,苍翠松柏环绕中,张伯苓长眠于此,留下了未竟的心愿——
“务使我南开学校,能与英国之牛津、剑桥,美国之哈佛、雅礼(今译耶鲁)并驾齐驱,东西称盛。”
遗憾的是,1951年,先生抱憾归天。逝世前他曾说过:“我死后一定要埋在南开,要看着南开。”
斯人已去,但南开人从未忘记老校长提出的宏伟目标。
进入新时代,南开大学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征程上,日新月异地发展,对“爱国三问”做出新的回答。
办好“双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发展格局。
在南开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做学问要顶天立地。”
“‘顶天’,就是瞄准国家需求、追踪世界前沿;‘立地’,就是紧贴中国实际、服务社会发展。”今年88岁的中国农药科学顶尖专家、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院士说。
近年来,南开大学既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加快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大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镇,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国家建设。近五年,南开大学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50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五,承担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1400余个。
在基础性研究以及引领性原创研究方面,南开大学展现出强劲实力。近十年,SCI收录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近15次,在全国累计被引用篇数较多的高校中排名首位。
办好“双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学科布局。
在保持传统优势的情况下,南开大学大力发展应用性文科和新工科,着力构建具有南开特色的现代工学体系,新组建了金融、材料、统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学院,并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生态文明、大数据、智能科学研究。
办好“双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师资力量。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教学主战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在南开大学蔚然成风。
今年教师节,南开大学颁发首届教育教学奖,其中终身成就奖2人、杰出贡献奖10人、青年教师奖10人。
一流的大学,需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南开大学重视本科教育,提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