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构建之法》之FAQ (5)

构建之法8.3获取用户需求中,提到“A/B测试”以及其弱点,但我认为判断A/B测试是否做过头很难,当你意识到做过头时候,用户都跑光了。(比如我玩的梦幻西游,就因为全新的建模导致一群人弃坑)所以选择性的拿老用户当“小白鼠”会不会更合适?(比如美团试探性的增加老用户的配送费)

构建之法8.7的WBS(分治)中提到做好WBS的要点中,认为“要从结果出发,而不是团队的活动” 的意思是,两者是优先级先后关系吗?如果是这样我认为,其实团队的活动也很重要,因为整个工程肯定得交流的好,分工合理才能井井有条否则做出来也是残次品。后期维护沟通也麻烦。

构建之法16.3.4中提出产品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通过“动量”“加速度”来判断,产品到底属于成熟期,还是衰弱期,但一般来说衰弱期再往后留下的都是老用户,如果是游戏,他们往往会舍不得离开,如果此时导入新鲜血液,刺激消费,或许某些情况下,会比文章中提到的“以低成本维护产品”会好呢?亦或者像很多国产游戏一样是在快关服的时候宰一刀老玩家跑路。

构建之法16.1.3中提出创新之人,如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创新中提到“目前大众习惯,已有系统是否兼容”。这句话的意思我感觉自我矛盾,。这样子只能算是改进,而不是创新不是吗?

在构建之法NABC框架模式中有人提到的“D”推广,指出Delivery是在前人实践后意识到Delivery的重要性,那这个D是跟开发人员 完全无关的吧,在我的认知中推广似乎和技术层面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吧.所以书中只是提及一下子,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意思是吗?

一个需求可以即归为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又归为综合需求吧,这种的情况下应该归为哪一个分类?

主治医师模式运用到极点,可以蜕化为明星模式,在这里,明星的光芒盖过了团队其他。主治医师模式可以理解为只有一个“明星”,这是不是说明一般情况下明星模式优于主治医师模式?

书中提到:PM通常也能写代码,能玩转Excel、PPT、Visio、甘特图,会PS,有文字功底,写的博客有人爱读,反正,总得有几招绝活吧!不用说还要有大量的阅读,对IT行业、用户心理、社会都要有广泛的了解。PM的能力要求太广泛了,那么做好一个初级PM的切入点是什么?

对场景的重要性如何排序?

一些bug可以被认为不予解决,会不会因此出现Bounce问题?

事后诸葛亮会议是用来探究发布后产生的问题,还是总结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是否应该在单元测试中测试代码是否达到了性能上的要求?(尤其是时间性能)。

我们测试的时候应不应该使用真实的用户数据(不敏感数据)来进行测试?这一点在文中没有提到,使用真实的用户数据可以使得我们的程序更加贴近真实的运行环境,而且可以极大地减小我们花费在测试上的精力。比如我们写了一个统计人口各种信息的程序,测试的时候我们需要创建一些“不存在的人口数据”,这些数据极多,包含了住址、电话、姓名、政治状况等等信息,可能我们当当创建测试用的数据就要花费时间,更别提测试数据的质量如何。如果我们使用了真实数据,不能说我们不需要创建测试数据,但是我们可以只创建一些真实数据覆盖不到的地方,只创建一些边界数据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使用了真实的数据,测试中出现bug,那么在debug的过程中就必需要查看这个真实的数据,这样的话就容易造成用户数据的泄露,而且这哪怕不是敏感数据,似乎也会侵犯用户的隐私。市面上有很多的测试数据生成工具,比如datafaker,不过它的原理似乎也不是根据真实数据来构造数据的。

文中第4章代码风格规范中提到一个观点:注释应该只用ascii字符,不要使用中文或其他特殊字符。这一个观点我不认同,注释都使用英文等有可能反而会增加程序员理解的成本。我认为应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例如我们写的某一部分代码开发者都是中国人,而且这一部分代码是公司内部程序的主要逻辑代码,不能对外公开,那么使用中文注释会极大地降低理解成本,毕竟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肯定是对母语汉语的理解成本更小,日常的交流也使用中文交流。如果对英文不熟悉的人,很有可能会对某些注释产生误解,增加理解成本。而如果我们维护的是一个开源代码库,参与开源的开发者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我们代码的读者和使用者也来自世界各国,那么使用英文注释是最佳选择。我不知道现在主流开发者是否有使用英文注释的一些规约,这里引用一下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2020嵩山版中的观点:24页第6点:【推荐】与其“半吊子”英文来注释,不如用中文注释把问题说清楚。专有名词与关键字保持英文原文即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px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