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链模式为请求创建一个接受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将接受者对象连成一条链,并且在该链上传递请求,直到有一个接受者对象处理它,通过让更多对象有机会处理请求,避免了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依此类推.平常经常听说的击鼓传花,js中的事件冒泡,JAVA WEB 中 Apache Tomcat 对 Encoding 的处理,Struts2 的拦截器,jsp servlet 的 Filter等。
二.责任链模式实例实现?
我们创建抽象类 AbstractLogger,带有详细的日志记录级别。然后我们创建三种类型的记录器,都扩展了 AbstractLogger。每个记录器消息的级别是否属于自己的级别,如果是则相应地打印出来,否则将不打印并把消息传给下一个记录器。这里我对测试类进行了调整,把初始化的方法提取到了LoggerFactory中,这样也可以体现设计中的单一职责原则。
a.创建抽象的记录器类(AbstractLogger)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static int INFO=1; public static int DEBUG=2; public static int ERROR=3; protected int level; //责任链中的下一个元素 protected 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 public void setNextLogger(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 { this.nextLogger = nextLogger; } public void logMessage(int level,String message){ if(this.level<=level){ write(message); } if(nextLogger!=null){ nextLogger.logMessage(level, message); } } abstract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