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仗、打勝仗是軍隊根本價值所在,也是主題教育的實踐落點。把開展“和平積弊大起底大掃除”活動,作為扎實推進主題教育的有力抓手,有助于推動部隊把戰斗隊思想立起來、把戰斗力標準落下去,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
長期相對和平的環境,對軍隊是一種嚴峻考驗。在戰火硝煙暫時停歇、鼓角錚鳴看似遠去的時候,能不能依然想著戰爭、鑽研打仗、全力備戰,決定著軍隊的前途命運,也深刻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一支軍隊的衰敗,大都是從滋生“和平積弊”開始的。“硝煙味”日淡、“生活味”漸濃,憂患缺失、忘戰怠戰,這樣的軍隊必然走向滅亡。從古羅馬軍團到蒙古鐵騎,再到滿清八旗子弟,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我軍素以能征善戰著稱于世,創造過許多輝煌戰績,但也多年沒有打過仗了。承平日久,一些官兵容易滋生松懈麻痹思想。思想的�蝕比槍炮的�蝕更可怕,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持高度警醒。
我軍首先是一個戰斗隊,備戰打仗是主責主業。當前,世界正發生前所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戰爭危險離我們並不遙遠。軍事斗爭是進行偉大斗爭的重要方面,打贏能力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能力。面對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面對現實存在的戰爭危險,只有保持旺盛革命熱情和高昂戰斗意志,按照打仗的要求強本領、搞建設、抓準備;只有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始終保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戰備狀態,才能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和平積弊不除,備戰打仗無望。少數部隊練兵備戰工作緊不起來、實不起來,說到底是“和平病”作祟,以不打仗的心態作打仗的準備。比如,習慣于當“和平官”、帶“和平兵”,心思不在戰場,工作不在狀態;整天為事務主義、文牘主義所累,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表面文章和文山會海上;危不施訓、險不練兵,嘴里喊的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心里想的卻是“仗打不起來、打起來也輪不上我”。不徹底掃除這些和平積弊,就不可能做到聚精會神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謀打仗的問題、真抓打仗的準備。
“凡國之重也,必待兵之勝也。”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必須充分借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教育和戰斗力標準大討論的經驗做法,堅持思想引領、突出問題導向、注重實踐特色。要抓好思想武裝,深入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特別是習主席關于備戰打仗的重要論述,著重領會牢固樹立戰斗力標準、深化實戰化軍事訓練、培育戰斗精神、破除“和平積弊”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掌握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要深入查找問題,對接明天戰爭、對接部隊任務、對接個人崗位,區分層次深入查找與備戰打仗要求不符的“和平事”“和平官”“和平套路”現象。要集中檢視剖析,對照現代戰爭、聯合作戰和新體制新編成要求,從政績導向、價值追求、擔當精神等方面深挖癥結根源。要搞好清理整改,邊查邊改、立行立改,強化“戰”的意識、立起“戰”的標準、找準“戰”的位置、理清“戰”的思路,真正形成練兵備戰的鮮明導向,把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立得更牢。(解放軍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