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述評|2022,時與勢在奮進的中國

2022,時與勢在奮進的中國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周圓、王悅陽

伴隨著新年第一縷陽光,天問一號探測器從遙遠火星傳回一組精美圖像,神舟十三號乘組每90分鐘就要圍繞地球轉一圈,雄壯的國歌聲響徹天安門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祝福國泰民安!”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溫暖人心、振奮人心。

一個多月後,中國將再圓奧運夢。下半年,黨的二十大將在北京召開。一個個即將與我們相遇的重大節點,勾勒出2022年中國的歷史經緯。

“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沿著中華民族前進歷程中的一個個鮮明腳印前行,我們更有勇氣和力量去攀登新時代的高峰。

(一)

“回首這一年,意義非凡。我們親歷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2021,歷史立下又一座豐碑——在建黨百年這一歷史時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終于變成了現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夙願。

生逢盛世,我們的自我表達與時代精神、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從未如此緊密相連。

邁進2022,闊步追夢之路。你心中的美好生活是什麼樣子?

是手中有錢,家有余糧,大病不愁;是更豐富多樣的盤中餐和身上衣;是喧囂的市場和熱鬧的車站;是繁華的街道和日常的娛樂;是可以暢快地尋找和追求一個叫夢想的東西……

“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習近平主席殷殷寄語。

沿著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軌跡,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未來政策指向進一步明確——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展望2022,一攬子政策托底民生,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不斷深化。

“年終獎”稅收優惠再延2年!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經過國家醫保談判幾度“靈魂砍價”,曾經近70萬元一針的罕見病救命藥納入醫保,不少“天價藥”降價,患者受益面將進一步擴大;強化鄉村教師待遇保障,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規定;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每一個普通人的幸福,都是時代最好的記錄。新的一年,我們帶上這些美好的期盼,繼續前行。

(二)

跨過歷史交匯點,我們在歷史前進的方向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

2021,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鐵�色的沙土上留下了中國足印。這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印記,兩道車轍中每隔一段都有個“中”字。

2021,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太空中可以發郵件、看電視嗎?”“在太空艙里能化妝嗎、怎麼剪頭發?”“感覺空間站出差的三人都胖了!”普通人竟然關注到“太空的日常生活”,這源自對國家科技實力、綜合實力更加自信。

極目望去,神州大地活力四射——新的一年向著“太陽”再出發,我國“人造太陽”開啟新一輪實驗;突破4萬公里!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可繞赤道一圈;長江干線1.5萬余艘船舶用上北斗系統;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

“這里有可親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異的發展,有賡續傳承的事業。”習近平主席的話,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心聲共鳴。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奔馳向前,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從未改變。億萬人民通過艱苦奮斗實現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從未改變。

新年元旦凌晨,滿載800多噸貨物的國際貨運班列從廣西南寧國際鐵路港駛出,開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RCEP生效實施後,有利于企業增強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貿易和投資發展水平,倒逼國內產業升級。

“致廣大而盡精微”。是箴言,也是誓言。

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中國承壓而上,以韌克艱,“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定調,宏觀政策的“穩”與微觀政策的“進”,進一步穩預期、穩信心。

展望2022,中國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變,中國的創造力、競爭力必將奔涌激蕩。

(三)

時間不語,卻見識所有。世界與新冠病毒的戰斗艱難相持,面對越來越狡猾的病毒,抗擊疫情的戰斗仍在繼續。

歷史一次次表明,無論遭遇戰爭、饑荒,還是瘟疫、經濟危機等困境,中國都迸發出強大的韌性精神。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wsw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