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thon网络编程

既然谈起网络编程,就得说说软件开发的架构:

c/s架构

C/S结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客户机不是毫无运算能力的输入、输出设备,而是具有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应用软件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由于服务器连接个数和数据通信量的限制,这种结构的软件适于在用户数目不多的局域网内使用。国内现阶段的大部分ERP(财务)软件产品即属于此类结构。

phthon网络编程

B/S架构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表现完全在Web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phthon网络编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编程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应用程序间的通信,那么一个应用程序如何找到另外一个应用程序呢

这个就得提到IP地址与端口了,ip地址精确到具体的一台电脑,而端口精确到具体的程序。

如:一个应用程序的ip地址为:192.168.0.16端口为9662,那这个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192.168.0.16:9662这个标识来进行通信

phthon网络编程

phthon网络编程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wxw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