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

博客开通了好久,一直没写过,最近项目不是很忙,借鉴一篇好的文章来练练手。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练成结构化思维方式,下次再写iOS的。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呢?简单来说,结构化思维的定义就是:逻辑+套路。

表达要有逻辑

所谓逻辑是指我们的结构之间必须是有逻辑关系的。例如,你说话的时候用“第一、第二、第三”这个逻辑顺序是合理的,但是,用“第一,第二,第四”就会显得很奇怪。当然,即使你用了”一、二、三”,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你的内容有逻辑关系。想让内容有逻辑关系,我们要学会四种组织思想的逻辑关系:

1)演绎(因果)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演绎推理方式就是演绎顺序。比如,经典三段论:所有人都要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要死。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首先、然后、再者”等,很多的时间顺序同时也是因果顺序。

3)空间(结构)顺序:“前端、后端、数据”,“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化整为零(将整体分解为部分)等都是空间顺序。 

4)程度(重要性)顺序:比如“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等。

实际上,所有的逻辑关系都在这四种顺序之内。只要我们的思想和表达在这四种逻辑顺序之内,就是有逻辑的,否则就会显得没有逻辑性。

做事要有套路

套路是指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个也非常重要。比如,5W2H 分析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的一个”套路”。试想一下,面对任何一个问题,你都能从 Why、Who、When、Where、What、How 和 How much(如下图所示),七个方面去思考。是不是比不知道这个方法论的人,用点状的思考,5W2H 分析法就全面得多。

 

结构化思维

 例如,我们在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领域知识提炼的时候,就可以用上5W2H。5W2H模型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约束,要求我们提炼的领域知识必须具备模型的六个要素。这就好比两位侃侃而谈的交谈者,因为有了确定的主题与话题边界,一场本来是漫无目的野鹤闲云似的闲聊就变成了一次深度交流的专题高端对话。

 

 

结构化思维

逻辑是一种能力,而套路是方法论,是经验。逻辑是道的东西,而方法论是术的东西。二者都很重要,只有熟练的掌握二者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结构化思考。

 

如何进行结构化思考?

逻辑性和方法论是结构化思维的底层,那么如何进行结构化思考呢?这也是有方法论的,总的来说是有两个步骤,首先是“建立中心”,然后再进行“分解”。

建立中心

建立中心也就是要定义清楚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目标。是我们结构的顶层节点,也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why,然后再进行 how。

 ★ 建立中心有两种方式:

 

自上而下:适用于问题比较明确的情况,我们只需要找到问题的核心要素即可,然后进行展开即可。

自下而上:对于问题不够明确的情况,我们需要对多种杂乱的内容,进行分类、剪枝、归纳汇总成一个中心。

 

建立中心通常不会是一次成型的,随着对问题理解的变化,对中心的抽象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同的抽象层次其面对的问题宽度是不一样的。具体要用哪个层次的抽象作为“中心”,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面对“系统 bug 多”的问题,向上抽象是“提升代码质量”,向下抽象是“加强测试”,都可以作为中心,选择哪个为中心取决于你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面对“系统 bug 多”的问题,向上抽象是“提升代码质量”,向下抽象是“加强测试”,都可以作为中心,选择哪个为中心取决于你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分解

确定完中心之后,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结构,使用结构化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分解。分解的策略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四种逻辑顺序,即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程度顺序。

在做空间分解的时候,要注意满足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

结构化思维应用

如何落地新团队?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刚刚入职一家新公司,或者转岗到一个新团队,作为一个技术人,你将如何落地开展你的工作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ydw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