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盗墓第一人:有时盗墓像赶集 边挖边有人收

淳化“7⋅20”系列盗墓案揭秘 淳化县公安局副局长、打黑大队大队长:盗墓者秦岭山里烧烤 民警开8辆私家车抓捕

被称为“西北盗墓第一人”的疑犯:有时盗墓就像“赶集会”,一边挖着一边有人收购

12月19日下午,在陕西省淳化县公安局看守所,华商报记者采访了有媒体称为“西北盗墓第一人”的孟X建,64岁的他多次想金盆洗手,但这个行业很难退出来……

陕西淳化“7⋅20”系列盗墓案绝大部分疑犯涉嫌的罪名是盗掘古墓葬罪,“学者型”疑犯孟�建除了这个罪名,还有“倒卖文物”。他对文物的鉴别能力和在文物界的权威及“信誉”,在陕西乃至西北地下文物市场无疑是大咖级人物。12月19日下午,面对华商报记者,孟�建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1981年提一兜铜钱到广东就成万元户

华商报:能否介绍一下自己和家庭的情况?

孟�建:我今年64岁,原来是西安纺织城国棉六厂子弟。修铁路参加过“三线建设”,后分到红旗手表厂,厂子倒闭后参与倒卖文物。我有一个儿子,在西班牙。

华商报:你第一次接触文物是什么时候?

孟�建:(思考了一两分钟)1981年,有一些广东人在西安收麻钱(铜钱)。当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我就在民间收一些麻钱卖给广东人。刚开始为了生活倒腾麻钱,提一兜麻钱到广东就成了万元户。当年的一万元就能盖一院房子。后来我逐渐地开始收瓷器、铜器、石雕等。

1988年西安周边开始挖古墓

华商报:西安周边盗墓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孟�建:在民间的文物收完了。(算了一会儿说)在1988年,民间就出现挖古墓的事情,我参加挖墓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应该是1990年。当时挖古墓就在狄寨原上。我主要是收购他们挖掘出来的文物,很少参与直接挖掘。因为挖古墓的赚不了多少钱,加之我也不懂盗墓的门道,赚钱都靠在后面收购然后再销售。

华商报:你第一次收购文物的事情还记得吗?

孟�建:当时是收购的落地俑(音),收购了100多件。原上(狄寨原)的落地俑大概高度是60厘米。开始收购时,每件50元,后来涨到80、100、1000元钱。开始的时候我运到广东,后来广东文物贩子直接过来收购。

一些房地产老板有钱后开始收藏文物

华商报:最开始的文物都流向什么地方?

孟�建:最开始都是广东人收购,收来的文物多流向港澳及欧美。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崛起,一些房地产老板有钱后,也开始收藏文物。所以,甘肃、山西、河南的盗墓者都来到陕西,因为陕西是文物大省。

华商报:你卖过赝品吗?

孟�建:我从来都不卖假文物。刚开始时就没有赝品。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市场上开始出现赝品。这个时期也是文物市场从地摊开始转向古玩市场的年代。一些做得比较好的,都从八仙庵、翠华路、朱雀路的地摊市场入驻古玩市场。

因为需求多了,所以才有市场。当时一些跑官的,送礼的,求人办事的,往往送一些好的古玩,又有价值又不算贿赂。

经济不景气

但文物市场受影响不大

华商报:一些价值比较高的文物都是怎么来交易?

孟�建:一般买卖文物的,不是熟人介绍不会做这个生意。不懂行情、不懂货、没有实力的也没法进行交易。先是大家在一起喝茶,谈的价钱差不多了,看货后就交易,都是转账。我还给西安一个博物馆的老板卖过一次玉币。当时这些玉币是从杜陵的陪葬墓里挖出来的。

后来卖给港澳的文物少了,北上广购买的人多了,虽然这些年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奢侈品等市场低迷,但是国内的暴发户多,文物市场受影响不是很大。

华商报:目前警方已经认定你倒卖的文物有250件,还在你家搜出琉璃发簪为西域贡品。外界传闻你对于文物很有研究,是这样吗?

孟�建:在我家搜出的琉璃发簪可能是赝品(专家已经鉴定为珍贵文物),这种东西很容易伪造。你给我几天时间我就能制造出来,而且用光一打,很难鉴别真伪。我学的一些知识,也是在收购文物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华商报:价值较高的文物你主要卖给哪些人?

孟�建:私人博物馆老板,很懂货也很有钱,主要卖给了他们。曾经西安一位知名企业家想和我合作将市场搞大,我看到他又是贷款难,又是婆婆妈妈的,哪有我一个人倒腾文物利索。咱们国家的私人博物馆大多是从2005年后开始兴起的,好的东西都卖给了他们。

华商报:目前警方通报中,甘肃和河南有两位政协委员参与倒卖文物,而且他们在当地都开有私人博物馆,你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孟�建:一个已经认识很多年,另外一个认识时间不长。他们大多是有了钱后开始收购文物,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的。

华商报:外界传闻,你在西安文物市场很有权威性。比如你看上的文物价值50万,但你给对方出价就是20万,你不买他肯定卖不出去,是这样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yfz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