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高年级有约-老菜谈新零售

个人总结:高年级有约-老菜谈新零售 一,前言

前不久在高年级有约,有幸听到老菜亲自讲解新零售,并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与总结。
这次就已经公开的部分(老菜在“2020联商网大会”演讲中已经公开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总结。
如果有不足,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出,共同探讨。
另外如果文中由于失误,出现敏感信息,也欢迎指出。
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观点。

二,新零售的基石-供应链

老菜在解读盒马新零售1.0,以及接下来新零售2.0时,多次提及供应链。而盒马供应链,作为整个盒马物流的大动脉,也确实非常优秀。

特点

个人的理解其最大的特点,其在保质(冷藏,保鲜等),保速(云超次日达)的前提下,成本还比较低。平均来看,其成本为/单,而天猫超市的成本为/单,京东的成本为/单(没有在外部找到对应数据,所以只能写号)。结论是盒马的运费成本少一大截。所以,盒马的云超可以直接免运费,而猫超于京东就有各类限制。

原因

那么为什么盒马供应链的成本更低呢?如果成本更低,为什么阿里其他BU(如天猫)不采用这种供应链模式呢?这也是在讲座后的同事交流中,一位同事询问我的问题。
站在商业角度来看,是因为盒马云超面向的消费场景与猫超等不同。
举个例子,我在京东买一个电钻,往往是因为我遇到一个场景需要电钻,但手头没有,这种需求突发性更强一些。而我在盒马云超买菜什么的,往往都是有计划的,如明后天吃什么,买回来放冰箱,这种需求计划性较强。并且前一种场景较为少见一些,毕竟突发性的事情多了,人也承受不住。。。而后一种场景则是比较日常的,毕竟人都是要吃东西的。总结一下,京东的消费场景更具突发性,较为少见,而云超的消费场景计划性较强,较为常见。而高频行为,每次都收取运费的话,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成本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支出。
所以,盒马认为,盒马云超的物流应该抛弃半日达+运费,而选择次日达+免运费。这也是为什么老菜当时拒绝直接将云超挂在猫超下的原因。
站在技术角度来看,则是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由于我并不是物流域的成员,目前也与他们没有工作上的交流。所以我的看法,是阿里在物流(菜鸟)上的积累,阿里自身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老菜自己对物流的认识(毕竟京东物流的基础架构就是他一手搭起来的)。

约束

而盒马供应链,一方面在所需场景下有着较低的成本,另一方面却也面临着所有供应链共同的瓶颈-产业链上游的约束。盒马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不禁让人想起盒马快速扩张时,保证员工质量)。这就涉及到供应商,乃至产地的问题。这也就与阿里的数字农业自然挂上钩了。这块内容放在后面,我们先谈谈盒马接下来有关规模的认识。

三,新零售的成长-规模

零售的历史,就是在物流限制下,不断提升规模。
过去,大家对盒马扩大规模的认识,就是盒马又在哪个城市开了一家盒马生鲜店。诚然,盒马在过去的规模扩大分为两个方面:线上和线下。线上就推出各类活动,并没有很大力(这是由于线上定位的问题)。而比较明显的是线下,不断开盒马鲜生店,至今已经有几百家了。
但是在现有条件较为成熟的情况下(目测商业模式还算靠谱,盒马鲜生店这一业态也还算OK),盒马在规模这个角度上提出了“覆盖率”。说简单点,就是盒马要渗透用户的方方面面。

覆盖率

总的来说,覆盖率分为两个部分:

全渠道:大力开始多业态的探索。这个也一直是盒马内部的重头戏。

全域:尝试线上各个平台的内容推广。首先是支付宝等阿里域,紧接着是抖音等。

上述两个部分就已经从线上(Virtual)与线下(Reality)全面覆盖用户生活了。
接下来,来详细谈谈。

全渠道

首先是全渠道,就是通过多业态来尝试,并覆盖现有多元化的线下消费场景。如

盒马鲜生店(已有):针对大卖场所属消费场景

盒马mini店(已有8家):针对社区店(老夫妻店)所属的消费场景

盒马X会员店(预计今年上海):针对sam,costco等会员店所属的消费场景

盒马C2(Cash & Carry):针对Matro(麦德龙),美菜等批发店所属的消费场景

还有针对早餐场景的F2(盒小马),针对周末场景的盒马里等。

多业态的积极探索可以带来以下的优势:

流量导入,用户线下场景的覆盖,带来更多用户流量

技术提升,多业态带来的业务复杂性,会帮助阿里锻炼出一帮杰出的技术人才

基础设施,多元化的需求,也对供应链等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商业探索,帮助盒马继续深入摸索新零售,为新零售行业提供更多宝贵经验

社会贡献,为社会提供更多商业模式的探索历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yjf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