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的过程中,有些准备工作或扫尾工作需要处理,比如:
在请求开始时,建立数据库连接;
在请求开始时,根据需求进行权限校验;
在请求结束时,指定数据的交互格式;
为了让每个视图函数避免编写重复功能的代码,Flask提供了通用设置的功能,即请求钩子。
请求钩子是通过装饰器的形式实现,Flask支持如下四种请求钩子:
before_first_request
在处理第一个请求前执行
before_request
在每次请求前执行
如果在某修饰的函数中返回了一个响应,视图函数将不再被调用
after_request
如果没有抛出错误,在每次请求后执行
接受一个参数:视图函数作出的响应
在此函数中可以对响应值在返回之前做最后一步修改处理
需要将参数中的响应在此参数中进行返回
teardown_request:
在每次请求后执行
接受一个参数:错误信息,如果有相关错误抛出
需要设置flask的配置DEBUG=False,teardown_request才会接受到异常对象。
代码
config.py
class Config(object): DEBUG = True SECRET_KEY = "abcccddgadsag"hook.py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config import 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est_request(): print("----- before_first_requets-----") print("系统初始化的时候,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会在接收到第一个用户请求时,执行这里的代码")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print("----before request") print("每一次接收到用户请求时,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一般可以用来判断权限,或者转换路由参数或者预处理客户端的请求的数据")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print("----after_request----") print("在处理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一般可以用于记录会员/管理员的操作历史,浏览历史,清理收尾的工作") response.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return response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xc): print("----teardown_request----") print("在每一次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如果有异常错误,则会传递错误异常对象到当前方法的参数中") print(exc) @app.route("/hook") def hook(): print("----这是视图函数----") print("视图函数被运行了") return "这是视图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127.0.0.1", port=80)请求时的打印:
----- before_first_requets----- 系统初始化的时候,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会在接收到第一个用户请求时,执行这里的代码 ----before request 每一次接收到用户请求时,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来判断权限,或者转换路由参数或者预处理客户端的请求的数据 ----这是视图函数---- 视图函数被运行了 ----after_request---- 在处理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于记录会员/管理员的操作历史,浏览历史,清理收尾的工作 ----teardown_request---- 在每一次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如果有异常错误,则会传递错误异常对象到当前方法的参数中 None 异常捕获 主动抛出HTTP异常abort 方法
抛出一个给定状态代码的 HTTPException 或者 指定响应,例如想要用一个页面未找到异常来终止请求,你可以调用 abort(404)。
参数:
code – HTTP的错误状态码
# abort(404) abort(500)抛出状态码的话,只能抛出 HTTP 协议的错误状态码
捕获错误errorhandler 装饰器
注册一个错误处理程序,当程序抛出指定错误状态码的时候,就会调用该装饰器所装饰的方法
参数:
code_or_exception – HTTP的错误状态码或指定异常
例如统一处理状态码为500的错误给用户友好的提示:
@app.errorhandler(500) def internal_server_error(e): return '服务器搬家了'捕获指定异常类型
@app.errorhandler(ZeroDivisionError) def zero_division_error(e): return '除数不能为0' 上下文上下文:即语境,语意,在程序中可以理解为在代码执行到某一时刻时,根据之前代码所做的操作以及下文即将要执行的逻辑,可以决定在当前时刻下可以使用到的变量,或者可以完成的事情。
Flask中有两种上下文,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和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Flask中上下文对象:相当于一个容器,保存了 Flask 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信息。
application 指的就是当你调用app = Flask(__name__)创建的这个对象app;
request 指的是每次http请求发生时,WSGI server(比如gunicorn)调用Flask.__call__()之后,在Flask对象内部创建的Request对象;
application 表示用于响应WSGI请求的应用本身,request 表示每次http请求;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大于request,一个application存活期间,可能发生多次http请求,所以,也就会有多个request
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思考:在视图函数中,如何取到当前请求的相关数据?比如:请求地址,请求方式,cooki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