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人寿�蚩�元:经营者多以销售量看成败 市

  作为入世后首个对外资全面开放的金融行业,在过去的整整十年时间里,保险业在与外资共舞中实现了“做大做强”。2002年以来,我国保费收入的世界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从第十五位跃居第六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截至今年9月,保险业总资产逼近7万亿元,较十年前翻了十倍。作为保险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保险经理人的眼中又是如何看待过去十年呢?他们对保险业又有哪些期许?本期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对话精英》栏目,通过与资深保险经理人的对话来找寻答案。

  �蚩�元,来自台湾的保险业老兵,1996年随苏黎世保险到中国内地调研市场,2001年随从一家保险顾问公司正式来内地工作。自2002年起,他先后在中美大都会人寿、信诚人寿、友邦保险、恒安标准人寿任高管,于2012年初担任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内地市场潜力巨大

  吸引国内人才流入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壮大有目共睹。”作为寿险业老兵,�蚩�元对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到内地保险业的成长感到骄傲。让其骄傲的是过去十年里中国保险业的沧桑巨变——保险公司主体由2002年前30余家增长为目前的近130家,保险业总资产也由2002年的6000亿元增长为目前的近7万亿元。

  �蚩�元坦言,正是因为内地保险业给了他和其他更多追梦人实现梦想的机会。从当年孤身一人闯荡到如今全家常住国内,十年保险职业经理人的经历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收获还有精神上的满足。在其看来,能够在过去十年里将自己的保险理念传授布道给更多的人才是他最大的满足。

  说起�蚩�元与内地保险业的情缘,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一批台湾保险高管到内地进行保险市场调研,其中就包括�蚩�元。在内地,�蚩�元看到了这一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目睹了保险人才的紧缺。从那时起,�蚩�元就产生了要驻扎内地保险市场的念头,并于2001年如愿以偿。

  �蚩�元解释,中国政府于1992年召回友邦从事寿险业务表明了对外开放的姿态,而2002年后真正对外资放行是加入WTO时的承诺,也表明政府要推进保险业市场化发展的决心。当时,大批国际保险巨头包括美国大都会人寿、荷兰ING、英国标准人寿、意大利忠利保险及日本生命保险等均对内地市场虎视眈眈。

  单从寿险行业来看,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合资公司中仅有友邦、中宏、太平洋安泰、恒康天安、安联大众、金盛及信诚等,在2002年之后3年内就有十几家合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挂牌成立,目前共计有25家。

  保险业快速发展

  高效服务社会是关键

  保险主体的扩容,伴随而来的是人才的缺乏,引入国外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成为最直接的做法。�蚩�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加入内地职业保险经理人行列。

  �蚩�元介绍,友邦重返上海并引入代理人制度,推动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这引起了中资公司的高度关注,开始推动保险销售由柜台销售向代理人销售转变。当时各家公司都在转型,引入代理人制度后,培训体系有待建立完善,2000-2004年大批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富有经验的保险从业者开始进入内地市场。

  准确地说,�蚩�元是于2002年转变为外资寿险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当年他在北京参与了中美大都会人寿的筹建工作,与同仁一起力推国外先进的营销模式,如电话销售、顾问式营销等,打破了个人营销渠道单一性格局。在这10年中,�蚩�元多次辗转,服务的外资公司还有信诚人寿、友邦保险、恒安标准人寿和中意人寿。�蚩�元在各家公司不断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行业管理人才的稀缺。

  �蚩�元感受到在这10年间,中国的保险业不乏创新突破的举措及探讨,往往在境外经历数十年的发展才出现的模式和产品,在内地短短几年内就到处开花结果,如在销售模式上就有个人营销渠道的顾问式营销、员工制的推出,在银行保险渠道的柜面销售、理财中心销售及电话营销、电子商务等,在产品创新上投连险、万能险、变额年金、高端医疗等新型的产品。

  同时,另一个让世人惊讶的发展是个人营销员队伍的高速增长,尤其是2006年保险业“国十条”将保险业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大大鼓舞了保险从业者的信心和士气,营销人员规模快速扩大,由当年的200万人增长到目前的300多万人。

  �蚩�元认为,这些渠道和产品加快了行业的成长和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否总结和积累足够的经验,有效地将这些举措为我们的客户和社会提供更好及更高效的服务才是最关键的。

  急速发展埋下隐患

  保险业遭受诚信危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zjf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