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恢复增长。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两个l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7.8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1.7亿元,下降6.0%;渔业产值7.8亿元,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恢复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增长12.0%,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趋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比上年下降1.9%。粮经比例为60.9:39.1。全年粮食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4.4%。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产品推广成效显著,通过举办旅游节、高楼杨梅节,提高了我市杨梅的知名度;在省农博会、温州农博会等展示展销会上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9350万元,农产品获奖25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速较快。全市50家农业加工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5%。品牌战略实施成效显著。鹿木乡马蹄笋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效益林业十大精品基地",杨梅产业项目被列入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清明早"牌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成为我市首个拥有"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厨工"牌陈醋、"大三元"牌香脆鳗片和虾皮等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至年末"绿色食品"累计达9只;无公害农产品新增11个,累计达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新增13个(其中畜禽2个)、面积4.8万亩,累计个数达27个、面积13.2万亩。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0.4万亩,发展经济林0.4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累计达32万亩;平原植树20万株。森林覆盖率为41.5%。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市肉类总产量10793吨,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产品总量115781吨,比上年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我市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主导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16.1%。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5%,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继续攀升,达到75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高于全部工业增幅6.9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高出轻工业2.1个百分点,轻重工比达到43.4:56.6。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96.1亿元,增长32.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3%。
三大主导行业引领其他行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主导行业完成总产值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增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行业43.5亿元,增长36.0%,汽摩配行业44.7亿元,增长29.5%,机械电子行业50.3亿元,增长27.4%。
品牌经营得到较快发展。2004年获得"中国男装名城"、"中国胶鞋名城"称号,至此我市已拥有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获国家免检产品1个,累计达3个;获浙江省名牌产品6个,累计达到17个;获温州市名牌产品18个,累计达到51个。全年新获省著名商标3个,累计达16个;温州市知名商标9个,累计达22个。华峰集团、荣光集团等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企业资本经营取得突破。华峰氨纶公司完成上市辅导期,并通过国家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瑞立集团通过收购境外企业,创建瑞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并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实现温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对规模以上工业7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考评得分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标中,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6万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转。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利税总额20.8亿元,增长21.3%,其中利润总额12.0亿元,增长28.8%,呈现产销利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市拥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2家,实现总产值16.1 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实现利润4365万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9.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2.3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