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4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用电高峰期电力负荷最大缺口达25万千瓦。由于供电紧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1.56亿千瓦时,增长1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2亿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
财政形势稳定。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3.4亿元(按上年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6.5%。考虑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机制及其他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19.1亿元(新口径),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21.8%。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8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3.7%,完成预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3.77亿元,增长24.3%。科技、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明显增加。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2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3亿元,增长10.1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0亿元,增长9.4%;企业存款61.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亿元,增长12.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5亿元,增长16.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比达76.7%,比上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建设、工业、个人消费等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别为22.9%、25.7%、和30.5%。金融机构全年现金累计收入2347.4亿元,累计支出2311.2亿元,现金净回笼36.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45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151万元,增长18.6%;人身险保费收入28680万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2771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财产险10749万元,增长58.6%;人身险2022万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21所,在校学生168697人,占总人口14.91%。小学入学率为99.99%;初中入学率为98.5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88.6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国高校统考报名录取率80.34%。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全年新创温州市级教育强镇2个,温州市级以上教育强镇累计达14个,其中省级12个。教育条件继续改善。每个学生平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小学达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学生人数,小学达到687人/所,独立初中达到1149人/所,一贯制学校初中部达265人/所。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8.8%、97.1%、94.9%、72.8%,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分别为49.34%、47.06%、48.43%、38.28%。
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41178.2万元,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各级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1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6%,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438万元,增长37.0%。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星火计划1项,重点新产品计划6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列入省级各类项目56项、温州市级项目13项。全年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9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温州市级6家,至年末,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年专利授权486项,至年末累计2642项。一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贴息贷款或创新基金资助,全年获资助经费773万元,比上年增长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强。全年技术成交额1.3亿元,占温州市的24%。年末,隶属人事部门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全年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39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11个。文化产业继续稳步发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223家,比上年增长13.7%,总投资额达3.2亿元,增长18%。公共图书馆藏书18.7万册(件),年总流通量10.9万人次。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条件不断完善,年内新?quot;东海文化明珠"乡镇1个,累计达10个;"金海岸文化网"工程新增1个,累计达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7%,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