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命令整理(一)

ls 显示当前目录内容
1)ls / (显示根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
2)ls -l / (以列表的形式显示根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1)绝对路径,以/开头的都是绝对路径,比如/home/pzm
2)相对路径,以./ 或者../开头的,./是指当前目录,../是指上一层目录

mkdir创建目录
1)mkdir -m 777 /home/pzm/ (在home目录下建立pzm目录,该目录的权限为777)
2)mkdir -p /home/pzm/1/ (如果/home/pzm/目录不存在,执行此命令创建目录,创建的结果是会同时创建pzm和1这两个目录)
3)mkdir /home/pzm/ 就是在/home目录下新建pzm目录

rmdir删除目录
1)rmdir /home/pzm/ (删除/home目录下的pzm目录,要求pzm目录下不能再用其他的目录或者文件,也就是说必须为空)
2)rmdir -p /home/pzm/1/ (删除/home/pzm/目录下的名字为的1目录,如果pzm目录下除了1这个目录,没有其他目录或者文件,那么加上-p参数执行之后会把pzm/1这两个目录都删除)

touch命令
1)touch aaa,创建一个文件,名为aaa,如果aaa文件存在,则更新文件的时间
2)stat aaa 可以查看文件的相关信息

cp复制文件或者目录
1)cp /home/test.txt /home/pzm/ (就是将/home/test.txt这个文件拷贝到/home/pzm/这个目录)
2)cp -R /home/pzm/ /home/1/ (就是将/home/pzm/这个目录以及这个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统统拷贝到/home/1/这个目录下)
3)cp -i /home/pzm/ /home/1/ (如果命令2已经执行过了,也就是说/home/1/目录下有和/home/pzm/目录下相同的目录或者文件,那么再加-i参数执行拷贝操作时会提示用户是否进行覆盖操作,输入y回车则执行覆盖操作,输入n回车则不执行覆盖操作)
4)cp -f /home/pzm/ /home/1/ (不提示用户直接进行覆盖)

mv移动或更名现有的文件或目录
1)mv /home/test.txt /home/pzm/ (将/home/目录下的test.txt文件剪切到/home/pzm/目录下)
2)mv -i /home/test.txt /home/pzm/ (如果在/home/pzm目录下已经有了test.txt这个文件,那么执行此操作将会提醒用户是否覆盖)
3)mv -f /home/test.txt /home/pzm/ (不提醒用户直接进行覆盖)

rm删除文件或者目录,在使用rm这个命令的时候,一定要指定目录或者文件,避免误删除
1)rm /home/test.txt (删除/home/目录下的test.txt这个文件)
2)rm -i /home/test.txt (删除文件之前提示用户)
3)rm -r /home/pzm/ (删除/home/pzm/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4)rm -f /home/test.txt (不提示用户直接强行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5)rm -rf /home/pzm/ (强行删除/home/pzm/这个目录以及这个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不提示用户)
6)rm -rf * (建议不要使用这个命令)
7)在使用rm、mv命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需要删除或剪切目录的时候,不在进到删除或剪切的目录中再去执行操作

more、less命令
1)more 文件名,或 less 文件名
2)more只能翻页显示,而less可以使用上下键逐行翻看文件内容
3)使用more或者less查看文件内容的时候,按q退出

head查看一个文件的前几行内容,默认是查看前十行
1)head test.txt (查看此文件的前十行内容)
2)head -n 5 test.txt (查看此文件的前五行内容,通过-n参数设定具体查看的行数)

tail查看一个文件的最后几行内容,默认是十行
1)tail test.txt (查看此文件的最后十行内容)
2)tail -n 5 test.txt (查看此文件的最后五行内容,通过-n参数设定具体查看的行数)
3)tail -f test.txt (一般是用来查看日志文件,如果文件内容有更新,则会同步显示出来)

alias查看命令的别名,unalias撤销别名,别名在~/.bashrc文件中修改

hostname
1)hostname查看主机名
2)hostname pzm,修改主机名为pzm,永久修改需要改/etc/sysconfig/network这个配置文件

id
1)id,显示用户信息
2)id -u 显示用户ID号
3)id -g 显示组ID号

date
1)date显示详细的日期信息
2)date +%d%m%y 显示日期、月份、年份

13、find查找命令
1)find / -name test.txt (在根目录/下开始以名字的方式查找test.txt这个文件,格式就是find + 路径 + 选项 + 文件名)
2)find / -type d -name 1 (在根目录/下查找名字为1的目录)
3)slocate、locate也可以查找文件,但是是从slocate.db数据库中来查找,需要使用updatedb命令之后再使用

14、adduser 添加用户
1)adduser pzm (添加名字为pzm的用户)
2)passwd pzm(修改pzm账户的密码,否则不能登录)
3)su - pzm (彻底切换到pzm用户,-是彻底切换)
4)/etc/login.defs (创建用户的默认属性在这个文件中设置)
5)usermod -G root.bin pzm (把pzm用户添加到root、bin组中)

添加完用户可以查看/etc/passwd文件,看用户是否添加成功

15、userdel删除用户
1)userdel pzm (删除名字为pzm的用户)
2)userdel -r pzm (删除pzm用户,且删除pzm用户的主目录及相关信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zxg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