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销志愿者:除大学生外曾有法院文员深陷传销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深读记者任小佳 摄影记者杨小嘉传销始终是社会的毒瘤之一,近日多起涉及传销的事件引发关注。8月6日,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采访了有10年反传销经历的志愿者蒋德胜,据他介绍,北派传销重人身控制,南派传销重精神控制,除了大学生,也有一些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工作者被洗脑。

从2007年开始,蒋德胜就做起了反传销的志愿服务工作。由他发起,并联合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组建了反传销爱心救助网:“这是为了让需要救助的人能尽快联系上我们,我的电话也公布出来,除了接收一些需要解救的线索,也是一个监督、管理我们志愿者的方式,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反映。”蒋德胜介绍道。

谈到传销组织,蒋德胜介绍:“这种注重人身控制,强制洗脑。年轻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投资额低,为了节约生活经费,用最少的钱坚持更长的时间,便于节约成本,便于控制。另外,传销者在一起,也利用这种氛围控制他们,这是有产品的传销。”

10年反传销的经历,从兼职到专职,蒋德胜表示:“河北、内蒙、山东、天津等地以传统老式的传销为主,以某种产品为道具,说有产品但也只是个幌子。原来的这种传销主要针对是年轻人,大学生,刚毕业,学历不高的,后来,随着人辨别渠道的增多,上网查公司,查产品,就能发现问题,一些传销组织就改成了从原来的产品换成概念,典型的就是近年泛滥的1040阳光工程。用这些概念,辅助他们精心包装的书,并和国家的政策挂钩,这种就难以辨别,因为没有公司了。”

“而南派则是重精神控制,改良之后的传销投资额也增加,原来2900元一份,3800一份,现在就是以万为单位,可能十份起卖,价格三万三千五。同时,鼓吹的收入额也增加了。通过包装,从理论上也更加合理,看着更加高大上。”

蒋德胜还表示,如今改良的传销都是异地传销,“南边的约到北边,东边的约到西边,传销组织也意识到不能再招当地人,怕家属在此闹事,改良的传销往往是利用概念的异地传销,概念往往是流行的国家政策, 比如西部开发,中部崛起,这种传销起点高,有退休的公务员、法官都陷入传销,这种人群聚在一起,更具吸引力,这种传销就是精神控制,因为都是有自己生活的成年人了,也不能控制他们的自由。”

误入传销者不分年龄工作,曾有法院文员深陷传销

蒋德胜称:“传销组织每天固定有人给你洗脑,直接间接,通过讲经历等等灌输给你传销的概念,一个人在传销组织里半年一年,传销的模式就是先给你造一个梦,再告诉你这个梦怎么实现,最后,我们有谁实现了这个梦,让你见一些成功人士。”

传销组织往往把每个成员的每日行程都安排的很满,蒋先生分析:“日程表按着几点的管理模式,除了让你去骗人,发展下线,另外,把你的时间控制起来,不让你接受其他外界的信息,如果不让你看,你可能反感,但把你的时间占用起来,忙起来,你可能就意识不到。”

“有句话是说人是环境下的产物嘛,洗脑和年龄没有关系,不管哪种传销,它的这套理论是对的,如果有漏洞,这些传销组织也会马上更正,他们的传销理论可能九分真一分假。毕竟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他们的洗脑师也有懂心理的,他们也在物色人才,懂心理、能说会道……传销组织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打造。我认为不管是谁,都有被洗脑的可能。有的人进入的团队素质没有你高,氛围不浓,你可能会识别出来。”

误入传销者并不仅仅是大学生、或者文化水平低的人,也有一些经济条件富足,文化程度高的工作者,蒋德胜回忆自己曾解救过一个在厦门经历传销的法院文员:“现在包装的时候,不光是为了钱,有的人喜欢钱,就突出钱、利益方面,有的人不看重钱,就突出其他方便,我劝过一个在厦门法院工作过七年的一个文员,家里并不缺钱,工作也很好,传销组织调查过他们,就告诉他‘你是不缺钱,但你的兄弟姐妹的生活没有你好啊,你不需要钱,你接触了这个利国利民的东西,人都是有责任的,我们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啊,你可以把挣的钱做公益做好事啊’,传销组织通过这些来说服他。”

蒋德胜对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说:“一个人在传销里面见了那么多的成功案例,有些人思想不能第一时间转变过来。陷入传销的人会告诉你任何行业不能百分之百成功,他们没成功,不代表我不能成功,就像人在做一个美梦,潜意识还是不想让别人碰醒。”

民间的爱心互助网几次想放弃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zxy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