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投资者经常会发现,当内地资金还在畏惧和恐慌之际,北上资金总会突然掀起一波“买买买”的神操作,惊呆市场。
在北上资金的买入动作中,尾盘偷袭、巨量买入、追涨杀跌的情况频频出现,打法和风格非常多样化,而每一次,似乎都能让北上资金精准抄到底部。更意外的是,无论是A股股王茅台还是其他蓝筹白马牛股,背后总有北上资金的身影。
这也让不少投资者感叹,“北上资金总能赌对市场”、“跟着北上资金买就对了!”。
那么,北上资金的背后买入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北上资金的手法如此迷幻,却又总能踩准市场节奏?
日前,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策略研究最新报告,结合其800万条托管数据,剖析除了北上资金的构成和行为。而这背后展现的正是这支搅动市场行情的资金力量独特的行为。
北上资金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不妨和基金君一起来看下。
剖析800万条托管数据
头部券商穿透北上资金结构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北上资金的买入逻辑和持仓动作,正在成为今年以来市场行情节奏的风向标。北上资金背后的行为规律,无疑也成为不少市场人士热衷讨论的话题。
日前,中信证券研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一则新的研究报告称,将其积累的超过800万条海量北向资金历史托管行数据进行剖析,穿透了北上资金的结构,并发现了其背后的行为特征。
在中信证券的研究中,他们发现了不同类托管机构交易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区分其背后代表不同类型投资者,有助于解析不同时期北上资金对不同板块的买入逻辑。中信证券表示,通过构建的“交易频繁系数”、“ROE 系数”和“市值系数”可以看出,对于来自不同托管机构的北上资存在一些特征和规律。
比如在交易频繁度上,一方面,托管于券商的北上资金比托管于银行的交易明显更加频繁。托管于券商的北上资金交易频繁系数是托管于银行的北上资金的约117 倍,而前者的存量规模只有后者的约39%。
另一方面,托管于内资和港资券商的资金明显比外资同类机构更加活跃。交易频繁系数的测算结果显示,托管于内资和港资的北上资金交易系数分别达到3.512 和1.481,是托管于外资机构北上资金的17 倍和7 倍。
这也意味着,北上资金的换手率比我们传统定义的机构投资者更高。尤其是在北上资金的构成中,内资和港资的资金通过香港的渠道,进入到内地市场,其天然带有着A股市场的“追涨杀跌”、“频繁换仓”的投资风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北上资金为何也会出现短线交易、调仓换股频繁的特点。
据中信研究分析,北上资金较高的换手率主要源自托管于外资券商的客户,背后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对冲基金的高频交易,约占北上资金的26.3%。
尾盘突袭成惯有手法
北上资金偏好巨量买入
由于北上资金的高频的交易频率,其对市场的搅动能力也随之放大。从过往的行情表现来看,每逢有外资对A股加仓利好的消息出现,北上资金的尾盘突袭的戏码就会频频上演。
比如9月20日临近尾盘时分,北上资金净流入额迅速扩大至300亿元,引发了A股市场最后三分钟的脉冲行情。
当天,9月20日收盘(9月23日开盘前)的时点,正是富时罗素A股扩容安排将生效的时期。同时,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旗下的标普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A股扩容安排也将在9月23日生效。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两大指数的被动资金需要在9月20日收盘前完成建仓,这也成为此番北上资金尾盘疯狂扫货的重要推动因素。
事实上,这样的尾盘突袭行为,对于北上资金而言,已经是惯常的操作。
5月28日,沪深两市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先后翻绿,市场人气一度低迷。尾盘集合竞价的短短几分钟内,指数突然出现了暴力拉升的情况。
而完成这一杰作的资金力量也正是北上资金。数据显示,临近收盘,北上资金尾盘大幅异动,一度净流入超110亿元,截至5月28日当天A股收盘净流入近7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59.32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5.59亿元。意味着最后的几分钟,北向资金净买入超过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