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区块链——Caoz (6)

那么联盟链是指一些愿意彼此实现共信的机构和组织共同组建的,为各自机构提供共识信用和价值传递的平台,这样只要联盟不存在一家独大的情况,还是可以实现共识基础,而且相对来说可能价值更大一些,我其实觉得联盟链是有一些市场机会的。

ICO

先解读一下ICO的逻辑。

ICO 是一种基于区块链进行资金筹集的方式,目前市场上的ICO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股权众筹,一种是代币发行。

那么去年中国政府禁止了ICO,但是还是那些人,全都跑到海外进行ICO,而且获益颇丰,换个战场,依然风光灿烂。但我要说,这个事情,是百分百有问题的

那很多朋友会说,百分百有问题是不是太绝对了,会不会冤枉好人,嗯,有这个可能,也许会冤枉好人,但我知道一个事实是,现在所有投资圈大佬都说,ICO 99%是有问题的,然而又暗示他自己站台的是那1%,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说99%有问题,那不好意思,所有骗子都说自己是额外的1%,所以,冤枉好人就冤枉好人吧。而且事实上,你很难相信谁是好人,靠白皮书么?

股权众筹来说,ICO虽然通过代码来保障发行规模和你所拥有的比例,也就是说这个你所拥有的部分是不会被篡改,不会被恶意侵吞的,听上去很合理是不是?但问题在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规和政策,规定或约束了企业股权与虚拟代币之间的关联,你说你不相信政府,你要去中心化,那么太多人没有意识到,去中心化同时也意味着失去权力机构的保护和制约。发行的代码是算法约束的,但与企业的发展关系,是靠人性约束的,算法是约束不了人性的。

另一种代币模式,就是发行的是某个应用场景或平台中的代币,而不是股权,这个代币可以在这个平台中使用,并通过区块链技术保证这个代币的发行是可控的,可信任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币安的 bnb。

你看,腾讯是有自己Q币的,各种网络游戏也是有自己虚拟币的,现在靠区块链发代币,不是对用户的保障更好么?

坦白说,代币本身是有意义的,因为现在各个国家金融监管的原因,很多交易所在让用户进行购买区块链产品的时候会存在银行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代币完成交易,对交易所来说是一种交易成本更低,交易风险更加可控的途径。

但这里有个关键逻辑,腾讯赚钱并不是因为发行了Q币,而是因为有大量的产品存在支付场景;网游赚钱也不是因为里面有金币,而是有用户使用金币的场景。所以使用虚拟币本身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工具,一个手段,而不是应用核心的价值所在,更不是这个应用之所以盈利的所在。

但现在很多平台,说白了,什么应用场景都没有,什么业务场景都没有,先发个币薅几个亿再说,这根本就脱离了发币的本质;而且平台发的币本身正途是为了业务健康发展;而炒作代币,或者以代币升值为卖点,其实本身是对业务的伤害,这也是暴露了投机者的本质,薅过这一波,管他以后呢。

ICO股权众筹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一种新的价值保障的手段;ICO发行代币本身也不创造价值,只是完成平台业务场景诉求的手段,而现在什么东西一沾上ICO,都身价倍增,甚至空气币,为了跟进概念而硬扯的各种ICO都出来薅钱,这个市场所映射出的人心丧乱,是非常让人触目惊心的。

我其实对ICO这样的手段并不反感,甚至可以说,很期待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出现一些法规和政策保障,可以监管,可以审计ICO项目,这样这个区块链的保障还是有意义的,至少避免了诸如股权纠纷的很多烦扰。但目前现状我是非常厌烦的,其实每一种新技术,新概念产生,最先利用起来的往往是一群骗子,趁着公众不理解,薅一笔钱再说,什么纳米技术材料,什么量子科技,甚至引力波都能被骗子用来做产品宣传。

目前ICO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知乎上有篇文章,教你使用以太坊 10分钟搞定ICO ,事情里最复杂的是写白皮书,其实也没问题,在淘宝上花几百块就有人帮你写。然后就是找所谓大佬站台背书,大佬很贪婪的,背书先约定,拿走20%到30%,有的是折扣特别低,有的甚至不付钱。然后鼓吹韭菜们接盘。理论上,ico发行的收入,应该是团队做项目的资金对不对,但发行完各方就拿这个收入当利润开始分赃了,分账不均还出来咬。

还有些投资圈大佬是稍微要点脸面的,自己不敢给ICO站台,但私下其实也是鼓捣相关项目赶紧ICO,趁热薅,能薅多少薅多少,当然大佬在里面利益也不少,最有意思的是,自己不出来站台,别人白皮书里用他名字,默许,假装不知道,一旦出事了,马上撇清,哎呀,又被站台了,和自己没关系。分赃不均的时候才会跑出来,妈的说好我的份额呢。

硬分叉也能薅羊毛

说完ICO说另一个好玩的东西,硬分叉。前文提过的,但从诱惑篇角度,再来谈谈这里的薅钱逻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fw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