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搞笑到高效,构建敏捷团队的基础原则

 

翁云峰 --稿定科技敏捷教练,厦门敏捷社区组织者

在印度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团队,他们有5000名左右的员工,每天要运送20多万份餐,一份盒饭要经过3-4个人的手才能抵达目的地,交通工具只有火车,自行车,板车和双腿,没有任何单据,甚至都不需要客户填写地址。

在这样的状况下,每6百万次运送中只有1次错误,准时正确到达率却超过99.99999%,这远超六西格玛的标准。在业界,如果一个企业能达到 六西格玛,就说明它能接近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这一点上,达巴瓦拉甚至远远超过了联邦快递等使用现代技术和工具的快递公司。

 

屏幕快照 2019-06-11 上午9.40.08.png

 

大家可能在想,能够把事情做到这么好,他们一定很贵吧?他们团队的管理水平这么高,是不是成员的基础素质很高?

答案却不是如此,这个团队基本上都是半文盲或者文盲,每个月的收入也很低,平均每人400-500人民币。

这个神奇的团队,叫做达巴瓦拉。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外卖的每一个饭盒上都有编号?没有英文单词或者太复杂的词,只有一串编号而已(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半文盲,所以编号信息也力求简单)。这些彩色代码告诉这些外卖小哥饭盒来自何处,输送过程中经过了哪些火车站,最终要投递到哪个建筑物的哪一个办公室。这个代码就是他们的通讯协议,可以保证饭盒并准确无误的送达。如果出错了,是谁出了错可以非常精准被定义到。

他们获得成功的法宝是时间管理,简单的色彩分类体系和团队协作。

我们很多的研发团队,文化程度都很高,我们能不能做到这样的准时交付率?很难。我们的团队可以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能不能非常精确的定位问题和处理?也很难。

虽然达巴瓦拉是属于另外一个行业的案例,相信也会对我们软件研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想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提出一个关于团队协作的观点,也是我今天想谈的东西。

1-团队协作的境界

现在我们来看一张图,大家试着想一想,我们团队目前经常沟通的频道是哪一个?

 

屏幕快照 2019-06-11 上午9.46.50.png

 

我们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公开象限里进行协作。而公开象限的大小,反映了团队协作中的“信息披露”和协作水平。

假如我们都在一个团队里,一般大家都很乐意谈隐私象限,因为你需要把你知道的跟别人进行沟通,让他们配合你。你需要贡献一些秘密,一些私人的信息,让别人更加了解你。

当你不太清楚你自己的时候,比如你不知道有哪些东西需要改善,你需要请求反馈。你不知道你的代码写的如何,这时候有个人跟你说你的代码写得还不错,他是在给你反馈,接触你的潜能象限,这样的人是教练。

教练在鼓励你做自我揭示,你在不断请求教练给你反馈,让你知道你的潜能是什么。

 

 

喜欢天文学的人应该都知道“熵增”这个概念。举个例子,大家觉得你家是PPT左边的样子还是右边的样子?如果是左边,那就特别好。如果你是右边的状态,怎么办?你需要整理。

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你的团队也可能是右边的这种状态?出了问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效率很低不知道怎么改进,流程无法预估,交付总是看天气。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教练除了帮你揭示自我帮你反馈之外,还需要帮你做整理,把过去无序的东西变得有序。梳理流程,梳理团队,梳理产出,暴露问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是“反熵增”,防止协作系统陷入到混乱和无序中。

增强沟通,反熵增之后,我们希望团队协作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

 

屏幕快照 2019-06-11 上午9.50.23.png

 

我想要用八个字来总结,叫做“既定规则,无脑执行”。

规则是什么?规则就是做事的方法和标准,比如DoR(就绪的标准), DoD(完成的标准)和很多的working agreement(团队一起制定的工作公约)。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xd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