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林书成(2)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9.1∶45.8∶35.1调整为2011年的16.7∶51.9∶31.4,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企业净增66户、达到708户,实现总产值1776.3亿元、增长32.1%,实现净利润96.3亿元、增长43.8%。长富智能手机、攀长钢改造提升等项目顺利推进,绵阳烟厂新基地、华晨汽车南方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东材科技、仁智油服成功上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9%,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650.7亿元、增长19%,占GDP的54.7%。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3.9%,粮食总产量达到239万吨,生猪出栏576.2万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47.2%。服务业蓬勃发展,实现增加值373.3亿元。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城市试点顺利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4家。保险业、证券业实现健康发展。旅游业总收入达到97.2亿元,增长49%。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启动。扩权强县试点进展顺利,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人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成功引进世界500强富士康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到位内资487.7亿元、增长27.3%,到位外资3.2亿美元、增长16.8%。外事、台务、侨务、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工作得到加强,实现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15.9%。

��三、科技城建设进入新阶段

��军民融合持续推进。成功召开科技城部际协调小组第十次会议,《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获国务院批复。科学新城核心项目工程选址答辩绵阳在6个备选城市中位居第一,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加快建设。三网融合与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见成效。西普化工、九九瑞迪等军民融合企业快速发展,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企业达到120家,产值达到815亿元。新增专利授权1362件,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59.6%。

��园区集聚效应增强。园区产业集中度达到73.7%,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74.7%。“一县一园区”格局已经形成,园区规划面积347.4平方公里,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电子信息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高新区成为全省第三个500亿产业园区。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一城三区四带”空间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41.8%。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二环路等市政工程加快建设,剑南路东段、跃进北路、长虹大道南段等11条骨干道路改造完毕。完成平政高架桥、南河大桥等堵点整治,新建钢结构人行天桥7座,城区交通拥堵得到缓解。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投入使用。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新增绿地48万平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城南新区、城西新区、科教创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3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107万。

��四、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社会保障不断增强。投入117.7亿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108个民生项目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中期评估获优秀档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农保参保人数84.4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5.3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9.3%。30.7万城乡困难群众实现最低生活保障,2.5万名“三孤”人员得到有效救助。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9%。2.7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廉租住房政策受益家庭3.5万户、10.3万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gdd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