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第七年,之间经历过实体零售、银行、互联网电商等行业,遇到过不少挫折和挑战,也遇到了不少好的同事和领导,总归还是收获满满。
之前读了一本书:《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读后触动挺大的,一直想写写自己在技术之外的一些成长经历,或者说对于职场生存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思考和看法,拖沓很久,终于还是写出来了。
另一个角度看“级别”
可能很多同学对这点都有很深的印象,近几年各大招聘网站挂的岗位,都是高级/资深/专家什么的title。
但比较尴尬的是,大部分公司,内部没有一个很规范的岗位能力模型,导致面试后的定级,基本都是面试官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标准来定级。
我自己最近也面试了将近100位候选人,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很多候选人不符合我所招聘岗位的要求。
当然,我招聘的是偏技术岗(性能、测试开发、中间件相关),但不能说候选人没有达到某个“级别”,只是说他不适合我招聘的岗位。
但是在业务测试方面(比如金融支付、电商订单、供应链进销存等)可能很匹配。这点也引发了我对“级别”定级的思考。
业内划分一般来说,业内大体的划分模型,会综合学历、技术能力、工作年限、大厂履历、项目经验以及沟通表达能力来做定级,大体如下面的表格所示:
PS:这里以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为例!
岗位定级
匹配定级条件
学历专业
技术能力
工作年限
是否有大厂履历
项目/业务经验
沟通表达/逻辑思维
初级
\
\
应届/1年以内
\
\
\
中级
\
\
1-3年
默认升一级
\
\
高级
\
\
3-5年
默认升一级
强匹配度
\
资深
\
\
5年以上
默认升一级
强匹配度
\
测试专家
\
\
5-7年以上
\
强匹配度
\
这里针对上述六点专门做个说明:
1、学历专业
现在业内基本默认是本科学历起步,大厂基本强制卡985/211学历,专业最好是本专业。当然,除非你特别优秀,否则学历会成为职场生涯后期的一个桎梏(针对大多数人而言)。
2、技术能力
对测试同学来说,通用的技术能力大概如下几点,会的越多,技能越熟练,实战经验越多加分项越多。
测试流程(需求-评审-编码-测试-预发-验收-上线)
接口测试(用工具算是入门,用开源框架或者自己魔改二次开发造轮子算熟练)
自动化测试(UI很鸡肋,移动端可能好点,跑兼容;做的最多的还是API的自动化,近几年单测&代码覆盖率的占比多了起来)
CICD(貌似这几年Devops、Testops啥的挺火,然而没几个玩的好的)
代码能力(这个不好判断到底什么程度才算好,看面试官自己如何定义)
其他基础技能(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
题外话:性能、安全比较特殊点,也比较小众,路越走越窄,不适合大多数人!
3、工作年限
参照上面的表格,基本没差,当然有些大厂自己有自己的定义,比如阿里的P,现在还是硬通货。
4、大厂履历
同样,参照上面的表格和上一个topic的回答。
5、项目/业务经验
举个例子,电商企业,更倾向于有电商业务经验的,因为可以快速适应,降低学习成本,形成即战力。
6、沟通/逻辑思维
这个基本就是看面试时候的表现了,思维清晰,条理明确,举一反三的候选人,谁都喜欢。
技能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