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以后,邓小平开始把目光投放到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和目标的设计上,提出在实现“小康”以后,还要花30到50年时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1987年,邓小平规划出了一个清晰的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蓝图。十三大确认了他的这一战略设想,指出通过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积极而又切实的重大决策,体现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辩证统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三步走”的战略步骤虽然是以经济指标来作为划分的标准,但是它的效果却是落实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面,从而体现了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统一;它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高,用国民生产总值来作为衡量的尺度,充分体现了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正是随着这一战略步骤的提出和逐步实施,人们明显地感受到了“四个现代化”这一提法的局限性,即对现代化的理解仍然比较狭窄,只涉及到经济、文化的层面而未涉及到政治、社会的层面,只涉及到物质文明的层面而未涉及到思想和体制的层面,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没有考虑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齐头并进和协调发展。因此,从十三大以后,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开始逐步淡出人们的记忆。
放弃长期以来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其历史的原因。早在1979年建国30周年的时候,叶剑英就在国庆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的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他认为,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后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在继续强调四化建设乃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的同时,提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必须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从而首次把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之中。十二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开始把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看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特征。
十三大正是在此基础上使用了“富强、民主、文明”这样的概念,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宏伟目标,从而正式取代了过去一直使用过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法。
新目标的提出,不仅是着眼于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与提高,而且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统一,反映了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的特征。因此,它是一个更加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新的目标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之上,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要求改变我国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重新构建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把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奋斗目标,而且是一个立体化的奋斗目标。
从单一的工业化,到多方面的四个现代化,再到全方位的富强、民主、文明,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伟目标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深入,换言之,即是越来越符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
从战略目标
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