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晖扔下“炸弹”:做贝壳的500多天里 他究竟在(8)

  

  从to C到to B

  作为贝壳的股东,腾讯于2018年9月30日启动了瞄准产业互联网的变革,但在那之后,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很多人认为,在to C业务上深耕了20年的腾讯,根本没有to B的基因。事实上,贝壳的情况和腾讯差不多。以往的中介业务,服务对象是买房人和卖房人,但今天它做的是居住服务平台,个人只能说是用户,入驻的中介公司才是贝壳真正的客户。

  好在链家的一些经验今天还用得上。贝壳交易的主轴是经纪人群体,即店东和经纪人。恰好,早在很多年前,链家就提出,不把经纪人完全当成员工,而要当成公司的客户。“即便是这样,我想我们也一定会碰到非常大的挑战。”左晖说。

  有些情况是链家时期没有遇见过的。有一次,彭永东和贝壳上面的一个店东聊天,店东问他,成交之后,自己什么时候能拿到钱?这是彭永东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链家的经纪人根本不会担心拿不到钱。而贝壳成立后,那些新品牌总说没有安全感,这下子彭永东终于有了体感。

  人情似乎也淡了很多,以前他给其他中介做培训系统,人家会觉得这是在帮忙。但做了贝壳以后,再给人做,对方会问:“你是不是另有企图?”

  另外,彭永东观察到,相比整齐划一、标准化服务的链家,做贝壳会面临很大的“方差”。他做贝壳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把公司的标准变成行业的标准。“我们需要去定义大家该按这个方式走,从A到B怎么走、为什么这么走、怎么走会提高效率,改善体验。但复杂的地方在于,这行业有这么多人,凭啥要按你的走呢?再说习惯也确实不好改变。”

  即便是“反基因论者”左晖,也不得不承认,to C和to B的差别很大。今天的贝壳,组织已经从垂直型向生态型发展。这样组织到底该怎样搭建,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探索在持续进行。自成立以来,外界对贝壳的立场多少有些看法,担心它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于是,贝壳先后推出了“陪审团制度”“店东委员会制度”和“商圈委员会制度”,目的就是让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决策,自治自理,形成一种公约力量。

  目前,贝壳生态里有小型中介,也有大型品牌。在彭永东看来,“经纪人的核心在于,看谁能给它带来价值,让自己做的时间更长。而品牌主可能会想的更多一些。”

  所以,说服品牌主的过程也更难一些。百川事业部主要负责新经纪品牌的谈判及加盟工作,左东华坦言,平台正式上线后,前三个月最痛苦,质疑声很大,尤其是那些大品牌。

  左东华曾和左晖、彭永东聊起这些质疑。“老左反问我:咱们会做吗?我说,保证不会。他说,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

  4月,门店数量排名前三的21世纪不动产(以下简称:C21)选择与贝壳合作,做这个决定,C21总裁兼CEO卢航用了整整一年时间。一开始的时候,贝壳广发英雄帖,他虽然不像其他家那么抵触,还愿意谈谈,但双方的谈判并不顺利。

  卢航和左晖一样,都是北京中介圈子里的老人,又都受过高等教育,早已有了不浅的交情。“我觉得像我们这拨人,骨子里都有很深的认知,想要改变这个行业,能让无论是品质还是效益,都有一些本质的变化。”左晖说。

  “大家都是蛮有情怀的,我只能说路径的选择,贝壳有贝壳的想法,卢航有卢航的想法。”

  其实卢航也觉得行业变革已经是“一墙之隔”了,“墙都已经开始晃了,推过去就推过去了。”他最纠结的地方在于,“贝壳到底行不行”。所以,作为和C21谈判的主要负责人,左东华听卢航说得最多的是:“东华这个事不用说,未来一定是这么发展的,未来一定是合作的,只是说现阶段你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这是需要验证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