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

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支撑门诊医疗服务,提高门诊诊疗水平。

规范急诊业务管理,强化急救治疗能力。

提高医院医疗效率,保障临床医疗质量。

规范护理服务流程,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规范影响业务管理,挖掘影响数据价值。

提高样本检测效率,提升检验质量水平。

规范手麻信息采集,强化流程信息管理。

助力医院精益管理,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统筹优化智能管控,优化设备运作增效。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规范医院财务管理,促进精细高效运营。

节能环保减本增效,打造绿色智慧医院。

规范医院信息标准,实现医院信息共享。

数据使用灵活高效,数据管理安全可靠。

挖掘数据潜在价值,赋能医疗健康管理。

构建医院可信网络,铸就医信安全堤坝。

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经过近10年来的努力,我国从国家层面上基本完成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总体规划设计,初步解决了困扰大家多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问题,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医疗健康信息化基础标准

截至2018年8月,正式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22项、团体标准1项,共计225项医疗健康信息标准。其中:

①基础类标准42项,覆盖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卫生信息数据元、卫生信息数据模式、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等内容。

②数据类标准159项,规定了电子病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卫生活动、疾病分类与代码、卫生统计、居民健康卡等数据标准。

③技术类标准24项,规定了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疗卫生专项信息系统、居民健康卡、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等技术标准。

(二)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导

明确了各级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惠民服务、医疗业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医疗协同、数据应用、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信息平台基础等9类122项功能。解决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系统名称不一致、系统功能不一致等现象,从全国角度首次明确了医院信息化要实现功能的基础范围,为逐步实现全国医院信息化标准规范尊定了坚实基础。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导

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应用技术、基础技术、新兴技术等3类148项。

(四)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

 

第一章 业务应用 (便民服务、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协同、运营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9类)

第二章 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基础、平台服务集成等2类)

第三章 基础设施 (机房基础、硬件设备、基础软件等3类)

第四章 安全防护 (数据中心安全、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容灾备份等4类)

第五章 新兴技术 (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4类)

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据该标准与规范,严格遵循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以及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卫生健康行业信息化标准,满足《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和相关医院数据上报管理规范的具体要求。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可参考执行。

需求分析

1.部署云化

2.数据集成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将分散于各个系统中的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可以使医院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统一集成、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转。

3.业务专科化

大专业小综合

4.临床多学科联合

在规模越大、学术水平越高的医院,医生分工越细,日益专科化的趋势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生的综合思维和诊断能力,在面对存有其他疾病情况的病历时漏诊和误诊在所难免,多学科诊疗显得尤为必要,多学科诊疗信息化可以助力多学科诊疗。

5.管理闭环化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zzdfg.html